首页 > 玄幻魔法 > 崇祯行 > 第四十章:金牌催战

第四十章:金牌催战(1/5)

目录

进了大营,末座奉陪,柳保泰看了看众位武官,个个面无表情。

有几个甚至还喝醉了。

文官除了蓟辽总督刘策,没一个来的。

看来重要的人物都是喜欢迟到的。

熟悉的几个营将,都在那里窃窃私语着什么,整个大营里面,如同菜市场一样。

等了许久,但听见一声唱名五省勤王西路军经略王部堂到!

王从义过去只是都察院的副都御使,为了表示尊敬,大家都叫他都堂,意思就是都察院的堂上官。

所谓堂上官,和堂下官自然是十分不同的。

明代各衙署之长官因在衙署之大堂上处理重要公务,故称堂官;而堂下官则是一般的办事人员。

这会儿,得了崇祯帝的青眼,做了五省勤王军的经略,又挂上了兵部尚书的官衔。

体统自然是得到了提高,于是都堂就变成了部堂。

接着就是河南巡抚范景文、保定巡抚解经傅、河道总督李若星、协理京营戎政刘之伦,最后进来一位身高尺,虎背熊腰、眉眼之间尽是英雄气的中年文官,想来却是大名知府兼任直隶参政的卢象升了。

那卢象升似乎和刘之伦关系很好,两人互相谦让了一番,才最后落座。

大名府以一个府的力量凑起来一万多勤王军,而且军费自理。

在崇祯帝眼里,这等人物当然是一等一的忠臣。

又会干活,又不要钱,不是忠臣是什么?

所以还不等卢象升立什么功,就提拔他作了参政。

这个参政是明代布政使的下属官员。

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政务,参政、参议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抚名等事,为从三品官职。可以参与到省级事务里面去了。

在明初,按照缴纳税粮的多少,“府”被分成三等京府府尹为正三品;纳粮20万石以上为上府,上府知府从三品;20万石以下为中府,中府知府正四品;10万石以下为下府,下府知府从四品。不过不久就将所有知府均改为正四品。当时,全国有150多个府。

明中期以后,巡抚逐渐取代布政使成为一省之行政长官,布政使品级由正二品降为从二品,进而知府也由正四品改为从四品。各府因自然条件的差异、交通通塞、事务繁闲、人口多寡、路程远近、案件多少、民风顺劣,定有“冲、繁、疲、难”四个字,省会或四个字都含有的为最要缺,含三个字的为要缺,含两个字的为中缺,含一个字或四字全无的为简缺。虽然都是正四品,但是简缺和中缺一般给初次当任知府或当任知府时间不长的官员,尤其初次任职的,往往不是朝廷直接任命正式任职三年,而是由督抚奏请朝廷,署理知府职务一年;要缺和最要缺则给当任知府很有经验的官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参见骨王大人 铁驭战神 黑夜图鉴 从今天开始不当魔头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画一个江湖 舰r异闻录 幽冥奇侠 金牌掮客 封神之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