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下)(2/5)
“到了第三口气,哎呀,这时候已经是夏天的节奏了,从七十六刻到六十二刻半,热浪滚滚,连风都带着股子热气。咱们得躲进空调房,或者像古人那样,摇摇扇子,喝碗绿豆汤,那叫一个爽!”
“四之气,那就是夏天的尾巴,六十二刻六分到五十刻,虽然还热,但开始有点秋意了,晚上睡觉得盖个小薄被,不然容易着凉。这就像咱们常说的‘早晚凉’,得注意添衣减衣,别感冒了。”
“五之气,哎呀,这可是秋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五十一刻到三十七刻半,天高云淡,凉风习习,金黄的叶子满地都是,踩上去咯吱咯吱响,那叫一个惬意。这时候,咱们得多吃点梨啊、柿子啥的,润肺去燥。”
“最后啊,六之气,三十七刻六分到二十五刻,这基本上就是冬天的序曲了,寒风凛冽,雪花飘飘。咱们得穿上大棉袄,围上围巾,喝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暖身又暖心。”
在咱们聊起这“乙丑岁”的奇妙气象与古老智慧时,咱们不妨先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从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里,挖出点儿接地气的乐子来。想象一下,咱们不是在翻阅古籍,而是在解锁一本关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趣味宝典,而这宝典里,还藏着点儿关于健康养生的秘密呢!
“乙丑年的第一口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这说的是年初那会儿,万物复苏,就像咱们早上刚睁开眼,世界还半梦半醒的。这时候啊,咱们得跟上大自然的节奏,给身体也来个“重启”。不用找什么特殊穴位,就简单的“迎春操”就行:伸个懒腰,深呼吸,让肺部充满清新的空气,这就好比是给身体充了电,穴位嘛,就当是全身都在做SPA了!
“乙丑年第二口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春天深入,万物生长旺盛,按照中医五行,这时候正是养肝的好时候。咱们不用找复杂的方剂,日常饮食里多加点绿色蔬菜,比如菠菜、西兰花,它们就像是小小的“肝脏清道夫”,帮咱们排毒养颜。至于穴位,咱们可以揉揉“太冲穴”,它就在脚背上,大脚趾和二脚趾中间那个凹陷处,每天按一按,心情都跟着舒畅起来,肝火自然就降啦!
“乙丑年第三口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春天的高潮来了,花儿都开了,咱们也得让气血“开”起来。这时候,不如试试“八段锦”里的“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个动作能很好地拉伸咱们的侧腰,促进气血流通。至于穴位,咱们可以拍拍“足三里”,它可是个强壮穴,位于小腿外侧,每天拍上几分钟,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乙丑年第四口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春天快过去了,夏天悄悄来敲门,这时候得开始养心了。咱们可以泡点玫瑰花茶喝,既能养颜又能安神。至于穴位,别忘了“内关穴”,它在手腕横纹上两寸的地方,两只手交替按揉,就像在给心脏做按摩,心情自然美美哒!
“乙丑年第五口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夏天真的来了,热得让人直冒汗。这时候,咱们得多吃点清热解暑的食物,比如绿豆汤、西瓜,它们就是天然的“空调”。穴位方面,可以揉揉“曲池穴”,它在手肘弯曲时的横纹外侧端,按一按,感觉整个人都凉快了不少。
“乙丑年第六口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这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也是养阴的好时机。咱们可以炖点银耳莲子羹,既润肺又养颜。穴位方面,可以重点关照“肺俞穴”,它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每天用热毛巾敷一敷,或者让家人帮忙轻轻拍打几下,感觉呼吸都顺畅了呢!
丙寅年的春天,就像是位优雅的舞者,轻轻抬起她的足尖,在五十一刻这个微妙的瞬间,悄然登台。这“天数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说的是啥呢?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这一阶段的自然之气,就像是大自然在调整呼吸,准备迎接新生。在中医里,这对应着肝气的生发,咱们得保护好肝经上的那些“小开关”——比如太冲穴(位于脚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多按按,就像是给身体的小树苗浇浇水,让它茁壮成长。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丙寅年到了“二之气”,春天已经不仅仅是个序曲了,它开始深情地拥抱大地。这时候,从三十七刻六分开始,到二十五刻结束,是大自然最为温柔的一段时光。对应到人体,就是心火开始慢慢旺盛,但别忘了,过犹不及,咱们得学会“降火”。比如,按摩心包经上的内关穴(手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就像是给心灵的小屋开扇窗,让烦躁的情绪随风而去。
转眼间,夏天的脚步近了,在“丙寅年三之气”这段时间,从二十六刻到一十二刻半,阳光变得炽热,大自然也进入了全年的一个小高潮。人体呢,就像是被阳光晒得暖洋洋的,但也得小心别“晒过头”。这时候,脾经上的阴陵泉穴(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就成了咱们的“解暑神器”,按一按,就像喝了一杯冰镇的绿豆汤,清凉解暑,舒服极了。
丙寅年到了“四之气”,真正的夏天来了,从一十二刻六分开始,直到水下百刻(这里的水下百刻其实是个时间概念,指的是完整的一天),是全年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时候,咱们得特别关注肺的健康,因为肺主皮毛,直接跟外界打交道。按揉肺经上的尺泽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就像是给身体穿上了一层隐形的防护服,让咱们在炎炎夏日里也能保持清爽不生病。
秋天,总是带着那么一丝丝凉意和丰收的喜悦。在“丙寅年五之气”这个阶段,从一刻到八十七刻半,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阴气渐长。这时候,肾经上的涌泉穴(足底前1/3处,脚趾跖屈时呈凹陷)就成了咱们的养生宝地。多搓搓脚底板,就像是给身体的小火炉添了把柴,让咱们在凉爽的秋风中也能保持温暖和活力。
丙寅年来到了“六之气”,从八十七刻六分开始,直到七十五刻,这是大自然准备迎接冬天的序曲。冬天,是收藏的季节,咱们得养精蓄锐,为来年做准备。这时候,按摩膀胱经上的委中穴(膝盖后面凹陷处,也就是“窝”的地方),就像是给身体做了一次深度SPA,让紧绷了一年的肌肉和神经都放松下来,准备迎接冬日的宁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