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教库券、师范大学(1/5)
是否承认两府自治,与塞音自治区签订国书,朝堂上争的很是激烈。
有意思的是,坚决要灭此朝食的以齐泰、黄子澄为首,是坚决向皇太孙朱允炆靠拢的一批文官。
武官方面,朱允炆真没多少武官的根基,而且蓝玉案还没结束,很多人心中不安,噤若寒蝉。
这回皇爷爷朱元璋没有站到他这边,而是接受了塞音自治区的国书,并且册封刘学勤“星宿国师,塞音教护国道祖全知圣德真人”等名号。
他可不是信了刘学勤的话,而是基于实力的通盘考虑。
作为明初最优秀的战略家、军事家,朱元璋是非常重视武器的。
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明军屡屡靠火器取得优势。如今大明宫中有宝源局专门从事火器生产,还有【盔甲厂】之类的武器工厂。
所以见到塞音军的燧发枪时,朱元璋就很清楚,塞音军的制胜秘诀不是什么仙法,而是更加先进的武器。
现在燧发枪和班氏自走火炮都已经拿到宝源局进行仿造了,还有热气球,虽说进展不顺,但工匠们已经造出离地漂浮五六米的气球。
老皇帝在隐忍,等待与塞音军的武器差距消弭的那天。
与此同时,大量的锦衣卫、密探扮作商贾,前往秦州商埠打探情报。
刘学勤可不指望与大明的朝贡贸易,只要大明朝廷肯松口,他就能通过各种渠道将自治区商品卖到大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