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磁力线重接·脉冲式电磁推进器(2/5)
“至于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叹奈何啊。”
闲聊了一会后,徐川端起茶几上的瓷杯润了润嗓子,将话题带入了正轨,开口问道。
“对了,说起来,关于的磁重联爆发式电磁推进引擎的研究,情况怎么样了?”
磁重联爆发式电磁推进技术,一种借助将磁能转化为粒子的动能、热能和辐射能机制,将电能转化成磁能再转化成其他的能量继而快速能量释放的一项技术。
它通过磁能的高速释放来加速等离子体,理论上能获得远超现有电推进技术的性能。
在太空中,从理论上来说它甚至能将航天器推进到十分之一光速左右。
早在15年还在南大上学的时候,徐川就曾在研究参宿四的过程中探索过这类在恒星上极为常见的天文物理学现象。
不过当时的他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深入研究这种天文物理学现象背后的机理,直到24年的时候,才算是完成了《电子磁流体中的磁重联·磁纽缠稳定性理论》论文,解释了磁重联机制背后的机理。
而由此衍生出来的磁重联爆发式电磁推进引擎,便是他定下来的下一代航天引擎。
这项研究,徐川交给了下属航天基地和星海研究院·航天研究所共同进行,只是几年来一直都没太大的进展。
直到前几天他在月球视察月面生物圈工程的时候,才收到了常老院士发给他的邮件信息,说是磁重联爆发式电磁推进引擎有了不小的突破。
沙发上,常华祥院士放下手中的瓷杯,起身走到办公桌后,从抽屉中取出了一份文件报告后,递了过来的同时开口道。
“借助你之前送过来的《电子磁流体中的磁重联·磁纽缠稳定性理论》论文,研究团队在磁重联爆发式电磁推进引擎的推进上分成了两条不同的路线。”
“分别是变磁·等离子体团推进器和磁力线重接·脉冲式电磁推进器。”
“这次有了突破的是第二种,磁力线重接·脉冲式电磁推进器实验室的研究员牧伟晔通过室温超导材料制造了一种磁储能容器,然后利用火花隙开关来进行控制。”
“当磁储能容器中存储的电流强度足够击穿火花隙带的时候,这种磁储能容器能够以极高的功率快速释放,进而将能量释放到特定电枢线圈中,产生一个急剧变化的强磁场,进而对电枢产生单次爆发性加速。”
办公室中,常华祥院士有条不紊的解释着。
沙发对面,徐川一边听着汇报,一边翻阅着手中的文件报告和里面的实验数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