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明末:大周太祖 > 第85章 修路与养兵

第85章 修路与养兵(2/5)

目录

“如果没有前段时间后金送来的福利,我还真不会修这个路。修这个路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范家送的价值一百万两的货物、银子;一方面也是为登州百姓做一些贡献。”刘卓思考片刻后说道。

“登莱二州,每年提供的那些银两压根就支持不了养兵,若不是集市建立起来收了些税银,估计就得自己出钱了。再不多开几处财源,这养兵能把人耗死。真不知道大明朝边军五六十万,是怎么凑足饷银的。”刘卓感觉有些吃力。

“朝廷养兵靠的是全国之力,肯定与登莱不一样。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银钱,要不就过段时间,等银粮充足再行募兵。”

“再说了,你打仗不是善用火器,你可以在火器上多下功夫啊。”董映雪提出建议。

“不妨事,明年就会有有转机,车到山前必有路。”刘卓拉着媳妇的手说道。

明朝发给士兵的粮饷,经历了发放实物、实物与饷银结合、后期多数发银两,也发少量的实物。

明初时候朝廷大力推行卫所制,结合军屯,卫所的士兵平时耕种,闲暇时训练,战时征战。即便是卫所制尚未崩坏的时候,卫所士兵依旧不能自给自足,也就开始给士兵发放粮米。

洪武年间,骑兵月粮二石,步兵月粮一石。即便是发放了粮食,多数的士兵也过的很差,不仅要打仗卖命,自己的子孙后代也得过着刀口舔血日子。

此外,伴随着大量的军屯被将领与豪强霸占,卫所制也逐渐崩坏。随后,朝廷基本就以募兵为主了。

但是每次朝廷发放饷银,中枢六部的官员的至少得截留几成,还有将官的压榨,发到士兵手上的银两便所剩无几。

总的来说,一个普通士兵一年所耗费的白银大概在十八两至二十四两之间,不算其余的实物。

刘卓自万历年间养的四千重甲卫,算上各种实物补助,每个士兵的花费大概在每年三十两左右,轻甲卫就少一些。上述的这些还不算一日三食的耗费,各种肉类水果蔬菜等。

复州一战,从朝廷这边获得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官职,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好处了。可以说,一场复州大捷,将刘氏商行十多年的心血耗费进去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无痕的岁月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华夏:上下五千年 全民炼气,天赐我熟练度面板 轮回之落入凡尘 反派大佬,你的金丝雀喊你打钱! 我的故事里有你 允许你恃宠而骄 你一个法师,物攻爆炸什么鬼 废柴王爷不经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