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绣品的收藏价值(1/5)
苏锦绣站在绣坊中,看着满室的绣品,心中思索着如何进一步提升它们的价值。在这个艺术市场日益繁荣的时代,她深知赋予绣品更高的收藏价值是绣坊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她开始从绣品的文化内涵入手。深入研究当地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诗词歌赋,将这些丰富的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刺绣图案中。一幅以古代神话 “嫦娥奔月” 为主题的绣品应运而生,绣娘们用细腻的针法勾勒出嫦娥飘逸的身姿、清冷的面容以及月宫中那棵桂花树的繁茂。丝线的光泽在绣面上闪烁,仿佛给整个画面注入了神秘的气息。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在欣赏绣品的同时,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老传说的魅力。
同时,苏锦绣注重绣品的艺术创新。她鼓励绣娘们尝试新的针法和色彩搭配。绣娘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模式,而是大胆地进行探索。在一幅描绘春日繁花的绣品中,绣娘们运用了一种混合针法,将平针绣与乱针绣相结合,使花朵既有细腻的质感,又有朦胧的光影效果。色彩上,突破了常规的搭配,选用了一些对比强烈却又和谐统一的色调,如明黄与深紫、浅粉与翠绿,让花朵显得更加娇艳欲滴,充满生机与活力。
为了提升绣品的品质,苏锦绣对原材料的选择更加严苛。她亲自前往各地挑选优质的丝线和绸缎。对于丝线,要求质地柔软、光泽度高且颜色纯正持久;绸缎则要触感光滑、厚度适中,能够承载绣娘们的精湛技艺。在一次采购中,她发现了一种罕见的丝线,这种丝线由特殊的蚕茧制成,不仅具有独特的光泽,而且强度高,不易褪色。苏锦绣毫不犹豫地将其购入,并组织绣娘们围绕这种丝线进行创作。经过多次尝试,绣娘们用这种丝线绣出的图案更加立体、生动,仿佛具有了生命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