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插标卖首(4/5)
平日里外公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喂牛,除了草还得添加一些麸皮补充,喝水还需要加盐。
如果是农忙时节,牛出大力气,吃的就更金贵了,除了草管饱还得喂玉米,有条件的还会给牛吃鸡蛋,可以说牛在家里的地位是特别高的。
如今一头头上好的耕牛和毛驴被饿成了皮包骨,甚至拉到市场上贩卖,农民这是活不起了啊!
但这时候又有几个人能买的起大牲畜,买回去一般人也养不起啊!所以这些大牲畜买回去的下场自然是被杀了吃肉。
而买得起,吃得起肉的人自然不可能是灾民和普通老百姓了,只能是富人。
所以市场上前来采购的大多都身着绸缎长袍,再不济也是衣衫干净整洁,后面还跟着三五打手或者佣人。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侯小歌一群小孩遇见这些人都是躲的远远的,尤其是大堂哥,不停催促侯小歌赶紧离开牲口市场,以免冲撞了得罪不起的大人物。
当然,侯小歌也没有硬留在牲口市场,等探听到了自己想知道的物价后,自然会离开市场。
随着灾荒年月的来临,肉价也是水涨船高。
一头两三百斤的瘦牛卖家要价六十大洋,但买家以天气太热,牛肉放不住,又瘦的皮包骨为由,只肯出到四十五块,最后拉扯了好一会儿,以四十八块大洋成交。
(灾年啥都贵,不要对号入座,而且那时候物价太乱,作者按照自己的算法来。
毕竟千度上说民国一块钱大洋只能买三到五斤猪肉,如果按照千度上一头牛五个大洋算,一头牛价值十几斤猪肉?这踏马谁养牛,一头猪等十头牛,养个锤子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