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2/5)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唐诗里描写扬州的作品太多,数不胜数。
扬州也是大唐最早废止“宵禁”的城市。
几十年前诗人王建到扬州出差,曾被当地夜景所震撼,写下“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形容本地夜晚的繁华。
李绅在《宿扬州》中也曾感叹“夜桥灯火连星汉”,在这个没有电灯的时代,扬州夜晚的灯火像天桥连着云汉的星斗一样壮观。
隋唐大运河紧贴着扬州城东侧流过,刘异他们在五月中旬一天傍晚抵达东关码头。
这是距离扬州城最近的渡口,正对着扬州罗城的东门。
刘异要在扬州停留一阵子,所以这次下船时,他们不仅将张豹、公孙笔用担架抬下船,连三个神兽也一起打包了。
扬州是一城二池的结构,整座城包括一个正方形的子城和一个长方形的罗城,总面积超过二十平方公里。
子城沿用吴、楚、汉、晋、隋朝的故城而建,北抱雷塘,西处蜀冈。大唐将前隋在本地的宫城改为官衙,这样县衙、州府、都督府、节度使衙等重要官署都集中在子城里,所以子城也叫衙城。
牙城南面便是罗城,子城南墙与罗城北墙相接,子城南门——天兴门是连通子城和罗城的唯一通道。
罗城面积相当于子城四五倍大,因此也被称为大城,这里是居住区、商业区和手工业区。
他们从罗城东门进入后,便走上一条长条板石铺设而成的长街,叫东关街。
刘异对这条街有些印象,貌似后世仍在使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