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天巧星钱谦益(2/5)
朱颐垣微微一怔,不复刚刚的喜悦,“对战马得功,也是因为他仓促越过长城岭,让赵将军找到了弱点,一击得手。至于刘之干,他冒冒失失突入青石集,奈何不来地道中的将士,又被我们夜袭,所以才惨败被俘。两仗都是以有心算无心,都是偷袭,如果以堂堂之师,我怕不是清兵对手……”
“为什么?”赵应元追问了一句。
朱颐垣微微闭上眼睛,等睁开之后,缓缓道:“刀剑不过防身之物,历代武举,考的都是力量,骑射,汉唐之强,强在弓弩。大明立国以来,火器大行其道,究其根源,也是火器打得远,没有见面,就能毙伤敌人,堂堂之师,很难有短兵相接的时候,或者到了短兵相接,白刃血战,已经是胜负已分的时候了。”
见朱颐垣知道,赵应元也不卖关子,他忍不住长叹,“当初闯王刚刚起兵,聚拢成千上万的兵马,遇上官兵,一触即溃,也就是缺少弓弩火器,只能挨打,死伤几百人,立刻军心瓦解。所幸后期不少明军投降,我们也有了火器,比明军还好,才能克敌制胜。如今的清军不但有弓马骑射了得的八旗,还有熟悉火器的降将,他们要真是调动精锐,步步为营,不犯冒进的错误,佥事可有什么好办法对敌?”
朱颐垣笑道:“这也是我希望把主力调入沂蒙山区的原因,利用地形,克制清军的骑射火炮。但要想真正打出来,还必须发展火器……实不相瞒,我已经拜托黄培,让他们寻找工匠,购买铁料,准备制造火铳了。”
黄培可是堂堂大明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干这事情,到底有点大材小用,可朱颐垣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手下诸如张霖蒋琦等人,小材大用的也比比皆是。
万事开头难,也只能如此了。
他把这面旗帜竖起来,清廷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的,接下来就是绵密的手段……“也不知道巡抚方大猷能给我们多长时间筹备,也不知道他会怎么出招?”
……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