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县学内(2/5)
县学设立在县衙一侧,两者间隔不足三百米,也是县城的正街上。县学所处之地,是一个小山包。有教学区、生活区域和休闲区域,夫子们休息区也有少数夫子就常住里面,学子的生活区同样有一些住宿生。
县学大门显得庄重、严肃,进门是一尊孔子雕塑。孔子像慈善,像在循循善诱,有教无类。杨继业这时候看孔夫子雕像,与后世旅游到山东孔家所见,有不小差别,只有神态基本一致。
到县学的学子已经不少,这些人看到杨继业到来,神态显然地表露在外。想完全孤立杨继业,已经是不少人的打算。
县学除了上课的童生、蒙童之外,有秀才功名的学子,主要是自学,攻读经书典籍。但每月需要到县学,汇报自己的学业,除非报备外出游学的学子。如果学子不按时到学府来,接受学业考察,夫子和督学会有严厉惩处,最严重的将被革出功名。
学子里,学业成绩突出的,可在县学里领一份生活供给,足可养活自己。这份供给不多,更主要的是一种荣誉,对家境真正贫苦学子而言,这份生活供给却可支持他们继续求学,不致半途而废。
杨继业也在县学里有一份供给,那是因为他虽说是书呆子,学业本身确实突出,优于他人。纵然有人眼红,也找不到他明显的缺口。
迎面来一位张姓夫子,杨继业见了,上前行礼,“夫子好。”在县学里,教授学业的统称夫子,实际上他们也是有分工和等级的: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及学政监督考核。
张夫子面色有些冷,显然对杨继业和落魄失势的右丞相府,看不上眼。点点头,错身而过,张夫子都没说一句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