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情僧录(1/5)
说完了那张药方的事,孙宝林又接着回答沈悠之前的问题,说起了竹喻山对他的教导。
“拜师之后,竹师对我在花脸表演艺术上倾心传授,要求甚严。
他教导我要全面发展,不要只囿于一端,既要嘴里玲珑,又要身上边式,决不能“刀枪不入”。
我师对我的教授方法,大抵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熏、教、博、演。
熏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每逢老师演出,我必到场,台上台下观摩学习我师的化装、勾脸、扎扮、表演等。
如此过了半年,师傅才正式教授我唱戏。
呵呵,师傅教授的勾脸之术与唱念之法,皆为本派秘技,我就不外传了。
博为博采众长,化为己用。
一个流派的形成,除了要继承本行当的优秀表演艺术以外,还必须要借鉴、吸收其它行当,以及兄弟剧种、姊妹艺术的菁华。
正是因为老师在其唱腔中机动灵活地糅进了不少老生、小生、青衣等行当的旋律,妙然无迹地与花脸唱腔融为一体,所以,他才被称为“十全大净”,博得四大宗师之一的美名。
演则为实践,这一点倒也不必赘言。”
听完了竹大家的教导之法,沈悠同样感觉受益匪浅。
尤其是在博采众长这一条,随着戏曲理论精研越深,他越是发现京剧本身就是博采众长的产物,充分吸收了徽剧、汉剧、秦腔以及昆曲等艺术。
随后,沈悠又问了几个与京剧表演相关的问题,柴荀也同孙宝林探讨起了一些梨园掌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