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白马关郎 > 第040章 名巧马钧

第040章 名巧马钧(1/5)

目录

三人找了一块干净的空地坐了下来,李震便诉说起自己在扶风打听到的事“那个叫马钧马德衡的,确实是扶风槐里人!此人原为富家子弟,少年时颇爱游乐玩耍。只是后来其父病故,家道中落,他便只能在城南二十里外的正寿亭务农为生。正如公子所言,此人天生有些口吃,喜好木工,偶尔也为附近乡民制作农具,因此在乡间也算小有名气。”

“果真是他!”听到李震这么说,关索忍不住激动地拍了一下大腿。

看到关索竟然高兴的有些失态,周英不由好奇地问道“公子似乎极为看重此人,莫非他身怀大才?”

“二位有所不知,我曾听人称赞马钧乃天下之名巧,善于改良与制作器械。”关索耐心地二人解释道,“眼下蜀中急需此类人才,因此我欲将他引荐给大王。”

“只是此人远在扶风,怕是不肯千里迢迢来到成都……”李震微微皱眉道,“何况也不确定汉中王是否会重用此人。”

这也是关索颇为担忧的,眼下马钧只是一介白身,而且以他目前的名声和才能来看,举孝廉或茂才的可能性都不大,又如何保证刘备一定对他另眼相看。

可关索对马钧可是志在必得,而且他也不敢再耽搁了。因为他知道,曹丕在曹操死后,听从了陈群的建议,推行了九品中正制。

说起九品中正制,这是一套既考量家世,又考量才能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实早在曹操在世的时候,九品中正制便有了雏形。由于曹操的祖父曹腾为宦官,因此很多名士看不起曹操,暗中与曹操政权较劲,其中名士的清议品评之风,便让曹操颇为忌惮。

当然在战乱时期,曹操为了政权的稳固,并不能完全废除清议品评,只能采用“招安”的方式,让中央政府与地方名士合作,设立专门的中正官来负责地方人才品评。

如此一来,清议品评合法正规,名士们有了向中央发展的机会,而中央政府也可以接触到品评的人才,便与掌控和笼络。

而后,曹丕设立九品中正制,初衷也是为了“既能取悦士族,又能笼络人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云层未见 一梦庆余年 医者有心 朕的皇后要跑路 从小程序开始 我真不是武二代 江城祭 膜里乾坤 车辙之盈翼 灵笼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