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贤良倚栏听风雨,席前对谈吐玄机(2/5)
正德六年正月,杨一清任吏部尚书,孙交官至户部尚书。
正德八年五,年近六十的孙交致仕而归乡。
其后数载,这位孙尚书隐于乡梓,悠游林下。闲时约一二至交好友煮酒论道,倦时闭门苦读圣贤之书。
而孙府,正是在这九峰山下。
时值孟夏傍晚,暗香浮动。
孙府竹楼前,薛侃、余珊与一精神矍铄的老者围坐竹案之前。
案上摆着一尊龙泉双耳檀香炉,袅袅青烟随着熏人暖风,升腾缱绻,如梦似幻。
檀香炉周围摆着一些瓜果时蔬,一香一茗,正是相得益彰。
此时的薛侃,不复再凉亭时高冠博带的装束,一身天青色燕居常服,眉宇间多了几分洒脱之意。
“不瞒大司农,学生今日与竹城先生恰也遇到了一桩趣事。”
谈笑间,薛侃将山脚凉亭所见所闻,细细的说了一番。
原本登不得大雅之堂的龃龉之事,从薛侃嘴中娓娓道出,反倒是平添了几分生动色彩。
孙交听罢,抿了一口香茗,闭目回味着舌尖味蕾的回甘轻甜,淡笑道“此茶名紫笋,乃是老夫平生所爱。每逢年节,兴王总会遣人送来些。”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