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国航空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失败的弹射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失败的弹射(2/5)

目录

随着技术的发展,战斗机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飞行员自行出舱时面临的迎面气流速度也随着提高。飞机到了600公里时速时,飞行员靠自身体力,已经难以克服迎面气流出舱。

就算好不容易出舱了,也容易在离机时被高速气流刮到机尾,因而碰到尾翼或平尾。这时候的翼面,如同大刀,足可以把飞行员劈成两半。

不用说后世的喷气机了,就是二战时的螺旋桨飞机,也有很多飞行员就是这样死于非命的。统计表明,当空速大于360公里时,飞行员自行出舱跳伞的存活率仅约2。

要知道,到了二战后期,几乎所有的飞机速度都能超过500了。

在任何一个国家,飞行员都是极其宝贵的战斗资产,因此对航空自动救生设备的需求日益高涨,弹射座椅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首先发明弹射座椅的当然是德国,毕竟当时德国的科技先进,而且已经搞出来了喷气机,速度那么快,没有个弹射座椅,简直就没有逃生的可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弹射座椅的进步也很快,比如到现在,苏联最大名鼎鼎的k36弹射座椅也已经出来了,这种弹射座椅几乎满足整个飞行包线下的救生能力,在后世,也挽救过很多的飞行员的生命,多次在航展上精彩表现。

但是,这种先进的弹射座椅,那是给米格29和苏27准备的,苏联自用的米格25都没有,出口型的就更没有了。

米格25装备的,仅仅是和米格21相同的k1弹射座椅!这款弹射座椅,也就是个有无的问题,米格21的飞行员都知道,如果真的用上了它,能否救命就只有天知道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极品丹童:掌门,喝药啦 挚求 刚好遇见梦 男星的契约保镖 我即王 都市超级高手 明末孤臣 八十年代的小媳妇 归向 庶女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