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沉思(1/5)
沉思是一种人生状态,而情感丰富、思维活跃、思想深刻、或文艺细胞达的人尤爱沉思。比如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
当然,普通人也有沉思的时刻,只不过在沉思的深度和广度上可能有些差距。
那么,人们在沉思时会思些什么呢?
人生,自我的人生和大众的人生可能是人们最经常沉思的内容。思索人生有时是自觉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他每天都要在沉思中数次反省自身。孔子也是如此。曾国藩每天都要写日记,其内容多为对自己行为的沉思,检查违没违反“慎独”精神。郑板桥经常沉思民众的人生,“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表达了他在沉思中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
思索人生有时又是外界事物触的。陈子昂登幽州台,睹物思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沉思中唱出了吊古伤今的慷慨悲歌。著名词人辛弃疾来到赣州郁孤台,沉思中联想起众多往事,又想到眼下国难当头的情势,不由得感慨万分,提笔题写了《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诗人观览古迹,往往触沉思,作出怀古诗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