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小人物 > 小村腾飞 第十六章 家长会

小村腾飞 第十六章 家长会(1/5)

目录

吃过晚饭,父亲对何正远说“今天王族长找到我说,你最近在教孩子学什么数学?”

“是,爹。”

“科举只考四书五经,并不考数学。你教孩子们这些东西不是误人子弟吗?”

“可数学也是“君子六艺”之一啊,学数学何来误人子弟之说,这是王族长说的?”

“是,王族长对于你教孩子们数学颇有微词。”

“我教数学占用极少时间,一天只有一个时辰来学数学。其实学数学并不耽误学四书五经,相反还有利于学习四书五经。学生们天天读写背这些文章,枯燥无味,头都晕了,久而久之就不爱再学。那个李怀才就非常明显,现在加上数学后,他四年都没有背过的论语二十章,现在都能背上一半了。其他人也都有明显进步。这一点王族长可能还不知道吧。”

“我知道你是为了孩子们好,但关键不是我。而是孩子们的家长,你得让他们知道这对他们有利,人们才信服。”

何志远明白了。无论是学四书五经还是学数学或者是其他的,关键是要让他们看到利益。

作为两世为人的何志远,他当然知道明代科举制度的危害,但眼下的大明朝的整个社会的绝大多数人根本看不到这个危害,即使看到了,也因上层的维护而不敢提出更不敢改变。

而上层为何会维护科举?当然是因为统治与利益。所以在大明朝要掺进去数理化的沙子,必须要小心,不能触动他们的利益。至少是现在不能触动他们的利益,相反还要让他们看到或者得当利益。

在明朝,一个家庭供一个读书人是要付出很多银两的。没有五十亩以上的家庭是不敢供孩子读书的。这还是社学阶段,也就是私塾。如果考中秀才,到了县学读书那花费的银两更多。

像何志远这样的小村子虽有八十多户,但在学馆读书的学生也就二十几个。这二十多个学生当中,如果能有两三个考中秀才那就很不错了。如果自己家的孩子读书成绩不好,家长是不可能有考科举的奢望的。能识些字,不成为文盲也就知足了,但如果学习成绩有希望,那这个家庭是想尽办法也要供他读书。

比如说王族长家的那个小孙子今年十岁,学习成绩不错,家里希望经过几年苦读能考中个秀才。王族长听说何志远在教他家的孙子学数学,他当然急了。但其他的人就远没有王族长这么强烈。

想通了这些,何志远觉得问题不算严重。只要对他们说通了道理,这些孩子的家长是能够理解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崇祯有把枪 不做余欢水 本土女主成仙很难 陛下,那女将又作妖了 白骨大圣 白手当家 白手帝国 美女的超级修真保镖 吾命之栖 最强王者之末世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