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很难(2/5)
可妈妈在怒火之中,对这样的说辞,完全不屑一顾。这就是自私自利的陪伴,和妈妈本身根本没有关系。他们在等待妈妈郁郁而终之后说,我们已经做了陪伴,不应该指责我们了吧。他们不懂,如果真的为我着想,就不应该只想赢,只想听起来在理,只想永远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只想控制妈妈的左右言行,而是真心地去理解,换位思考。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之前爸爸问过妈妈,如果小夏有一天做了错事,妈妈会怎么看待,会怎么对待。
那时妈妈说,我希望无论怎么样都能去理解你的立场。爸爸觉得妈妈的想法太天真。孩子犯了错误之后,父母要忍住责难,是很困难的。
但妈妈至少希望自己能努力去理解你。
这个思路,几乎说服了妈妈。可辗转反侧,妈妈依然觉得这样的思路有一个弊病,那就是自己得不到亲近的人,或者任何人的理解,就应该更加痛苦吗。
第二个想要说服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的使用恶劣态度的理论,也在妈妈心中被默默的否定了。不仅如此,还引出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心情,需要别人做什么才能改变吗。进而便是,姥姥对待妈妈的行为,应该直接影响到妈妈的反馈吗。
回忆起童年的很多事情,妈妈觉得姥姥是一个比较难琢磨的女人,几乎完全没有表达情感的能力。这样的特性,后来妈妈觉得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产物,而不是姥姥一个人的特例。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