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残酷的分班制度(2/5)
陈宇果不其然!
一个同学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陈宇记得他叫罗宏宵,之所以印象比较深,是因为他一直是班上的第一名。
罗宏宵安慰道“是不是担心没考好,高三分班会掉到普通班去?其实不用担心,你成绩挺好的,就算英语考砸了,也不至于下滑这么大!”
陈宇笑了笑,表示接受他的安慰。
罗宏宵所说的,是学校的一项规定,还得从等级分明的班级划分说起。
筠州中学是筠州市最好的高中。
当然,这个“最好”,放在筠州市只是南州省一个县级市,而南州省在全国又是存在感排倒数的背景下,也要打折打到骨折了。
因此,虽然占了个“最好”的名声,筠州中学在全省重点高中其实也排不上名号,每年能有一两个考上清北,就值得全市庆贺了。
可即便如此,这所学校也承载了包括陈宇在内,许多筠州高中生考上大学的深切期望。
为了让这个期望被更多人实现,筠州中学创造了每年按成绩分班的规定,执行多年,现在已经成了全城皆知的一项招牌操作。
要按成绩分班,班级自然就有上下之分,这几乎是全国高中的通用操作。在筠州中学,每年级大约30个左右的班级,总共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创新班,只有4个,文理科各2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