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去京师(2/5)
至于铁冶兵器的产量,前两日韩端已经问过老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锻造太耗人力。
一柄好刀从原料到成品,先后要经过炼、锻、铲、锉、刻、嵌、淬、磨等多道工序,其中最费时费力的就是锻造。
将几十斤重的铁坯锻造到十几斤乃至几斤,其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已经过了三个多月,韩端要的一百柄长刀才完成三十多柄。
这也是后世大唐的“陌刀队”人数始终控制在五千人以下的原因,花费太过巨大,连大唐朝廷都承受不起。
一想到锻造的问题,韩端就觉得有点奇怪,如今水力机械的应用可以说是已经完全普及,但为什么没有人将它应用到锻造上来?
只要用上水力锻锤,锻造耗费人力的问题岂不是迎刃而解?
韩端决定在去京师之前,先去解决兰渚山铁冶的锻造问题。
次日一早,他便在老爹的带领下来到兰渚山铁冶,当他向正带着一群徒弟锻打刀坯的余姓老师傅问起这个问题时,老师傅却表现得很茫然。
“我从小跟着阿爷打铁,在官冶中也做了二十年,从没看到过郎君所说的水力锻锤,这水力锻锤到底是怎么样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