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2/5)
此番举措自然有朝廷的难处和考量,沈思嘉毕竟仍是少年,虽中了科举,却尚未入朝为官,恐怕思虑尚不周全,又身处江南灾荒之地,亲眼目睹百姓惨状,对朝廷此举有所不满亦是正常。
“且如此关键时刻,竟要父亲离任回京,新派去的知州未亲眼目睹灾情,自不了解百姓的艰难,如今税收一事完全交给他,只怕也不会体谅百姓的难处。”沈向南任知州五年,外调任期已满,自然该回京,只是偏偏遇上灾年,若是能有他主持征税一事,想必会再与朝廷据理力争,免百姓重负,如今却换了一个并不了解情况的新人,既不了解灾情,亦对当地百姓无甚感情,怎么能指望他会为这些百姓上书减税呢?沈思嘉忍不住忧心忡忡。
蒋晖闻言叹息“朝廷要用钱,自然要派能收上来钱的人去主持此事,沈大人爱民如子,多次上书减免赋税,又怎么会再让他继续主持此事?”蒋晖大约能理解为何要在这样关键时刻将人调走,边境军饷不发,恐生变局,在南边与边境之间,朝廷既做出了选择,以稳住边境为要务,这税自然必须征上来,既做了这等决定,一个爱民如子的知州便不是此刻的朝廷想要的官员了。
沈思嘉长在南边,又因他父亲的缘故与百姓多有交集,此番自然是为百姓鸣不平。
蒋晖身在边境,常年带兵,见多了边境士兵沙场搏命,一去不还,留下一家老小无人照料。
说起来,都是一样可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