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奇策有三(1/5)
刘晔因为视角因素,率先看到浑身肌肉虬结,仿似钢铁铸就般强壮昂藏的武安国,发现这断臂武将卖相不俗,鼻直口阔是个健将,只是可惜肢体残缺,倒真映了那句老话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子扬,快快来老夫身边,自从三年前颖川书院相别后,你我可再未见过,如今再遇实在人生一大快事。”
孔融喜不自胜,都说投胎决定前途命运,做为“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素王后代,孔家犹受统治者青睐,尤其是董仲舒之后更为明显。
因此孔融在仕林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前世名士杀手曹操借故斩了孔融后,魏文帝曹丕还把孔融列为建安七子之一,说他可与班固,杨雄相提并论。
刘晔对此往往附诸一笑,试问孔文举除了让犁的事迹外,谁还知道他的诗赋怎么样,与杨雄,班固相比简直贻笑大方,不过是文人间的吹捧而已,当不得真。
“府君言重了,刘晔一介后生,怎得府君抬爱!”刘晔整理好散乱衣冠,束手而立,泰然答道。
他和孔融曾对经学有过深入探讨,也算是忘年交,可礼节摆在那里,客套的寒喧话照旧少不了,当即掏出衣袖中的名刺递给孔融,拜谢过后方才立在孔融左右。
“古者削竹木以书姓名,故曰刺”刘晔这张名刺记录了自己添加了身份年龄等内容,并没有标上兵部从事一职,最显眼的是光武嫡系这几个镀金大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