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 第三十七章 九品散官

第三十七章 九品散官(1/5)

目录

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想一下子变成平民社会,并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因此,徐齐霖对于科举的完善也只是尽量使其公平,在制度上为寒门学子尽量扫除障碍。

比如唐朝科举考试是不糊名的。哪本卷是谁的,都是公开的。既然不糊名,考官在改卷及录取时,就容易做假。

其次,当时的录取,主要还不是看科考成绩,而是看这个考生的家世及社会声名。如果有后台,关系硬,考中的概率那肯定是超高的了。

而且,唐代科举只是有一个出身,并不必然被封官,还需经过吏部主持考试,即诠选,方可能成为官员。

一般来说,诠选只是走形式,考试内容比较简单,这是考虑到科举选拔的不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差,无法直接任官,诠选重在法律文书等。

但由于普通学子没有机会接触此方面内容,贵族子弟便在诠选占有比较大优势。因为贵族弟子有家学,家中有人任官,所以对律令、公文写作之类更熟悉。

所以,徐齐霖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写得不甚详细,但基本上都包括进去,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比如宋朝开始实行的“糊名考校”、锁院制、誊录制,以及为寒门子弟参加科举经济资助的“给券”、“贡士庄”等等。

洋洋洒洒这一通写,徐齐霖要停笔时还意犹未尽。稍想了一下,又加上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句话。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鬼谷玄阵 偏执老公霸道宠 重回名门 三流保险组训的法师生活 武神血脉 人生亦如梦 呆萌小兽妃:九皇叔,别乱来 史上第一绝境 仙葬轮回 仙武降世